繁殖方法 珍珠梅的繁殖以分株法為主,也可播種。但因種子細小。多不采用。 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后進行。將植株根部叢生的萌孽苗帶根掘出,以3~5株為一叢,另行栽植。栽植時穴內(nèi)施2掀堆肥作基肥,栽后澆透水。以后可1周左右澆1次水.直至成活。 一、分株繁殖:珍珠梅在生長過程中,具有易萌發(fā)根蘗的特性,可在早春三四月進行分株繁殖。選擇生長發(fā)育健壯、沒有病蟲害,并且分薛多的植株作為母株。方法是:將樹齡5年以上的母株根部周圍的土挖開,從縫隙中間下刀,將分蘗與母株分開,每蔸可分出5至7株。分離出的根蘗苗要帶完整的根,如果根蘗苗的側(cè)根又細又多,栽植時應(yīng)適當(dāng)剪去一些。這種繁殖法成活率高,成型見效快,管理上也較為簡便,但繁殖數(shù)量有限。 分株后澆足水,并將植株移入稍蔭蔽處,一周后逐漸放在陽光下進行正常的養(yǎng)護。 二、扦插繁殖:這種方法適合大量繁殖,一年四季均可進行,但以3月和10月扦插生根最快,成活率高。扦插土壤一般用園土5份,腐殖土4份,沙土1份,混合起溝做畦,進行露地扦插。插條要選擇健壯植株上的當(dāng)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條,剪成長15至20厘米,留4至5個芽或葉片。扦插時,將插條的2/3插入土中,土面只留最上端一二個芽或葉片。插條切口要平,剪成馬蹄形,隨剪隨插,鎮(zhèn)壓插條基部土壤,澆一次透水。此后每天噴1至2次水,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濕潤。20天后減少噴水次數(shù),防止過于潮濕,引起枝條腐爛,1個月左右可生根移栽。 三、壓條繁殖:三四月份,將母株外圍的枝條直接彎曲壓入土中,也可將壓入土中的部分進行環(huán)割或刻傷,以促進快速生根。待生長新根后與母株分離,春秋植樹季節(jié)移栽即可。 栽培管理 珍珠梅適應(yīng)性強,對肥料要求不高,除新栽植株需施少量底肥外,以后不需再旋肥,但需澆水,一般在葉芽萌動至開花期間澆2-3次透水,立秋后至霜凍前澆2~3次水,其中包括l次防凍水,夏季視干旱情況澆水,雨多時不必澆水。花謝后花序枯黃,影響美觀,因此應(yīng)剪去殘花序,使植株干凈整齊,并且避免殘花序與植株爭奪養(yǎng)分與水分。秋后或春初還應(yīng)剪除病蟲枝和老弱枝,對一年生枝條可進行強修剪,促使枝條更新與花繁葉茂。( 中華園林網(wǎng))
欄目導(dǎo)航
- 新聞資訊
- 公司新聞
-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- 常見問題
聯(lián)系我們
-
服務(wù)熱線13708431676
- 郵箱:yl@peizhihui.cn
- 地址:廣州市南沙區(qū)珠江街道珠江二路14號101鋪